2017至2018赛季的西甲联赛堪称近年最具戏剧性的赛季之一。巴塞罗那最终以不败战绩夺冠,皇家马德里意外跌至第三,马德里竞技稳居次席,而瓦伦西亚异军突起打破传统格局。整个赛季充满转折,从冬季转会市场的关键引援到核心球员的伤病潮,从强强对话的胜负手到中游球队的搅局表现,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联赛的最终走向。本文将从巴萨的战术革新、皇马的联赛颓势、马竞的防守韧性以及瓦伦西亚的复兴之路四个维度,深入剖析当赛季影响联赛格局的关键节点。
1、巴萨战术革新成效
巴尔韦德接任巴萨主帅后,摒弃了恩里克时代的高位压迫战术,转而采用更务实的控球策略。这一转变在赛季初饱受争议,但随着联赛推进,球队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通过降低防线位置,减少中后场失误,巴萨在38轮联赛中仅失29球,创下当赛季五大联赛最佳防守纪录。
梅西的位置变化成为战术革新的点睛之笔。阿根廷人更多回撤中场组织进攻,既缓解了伊涅斯塔老化带来的创造力缺失,又为苏亚雷斯创造了更多穿插空间。这种调整在诺坎普3-0完胜皇马的经典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梅西虽未直接进球,却贡献两次助攻并完全掌控比赛节奏。
冬季引进的库蒂尼奥与保利尼奥形成完美互补。巴西双星在攻防两端提供不同解决方案,前者增强了左路突破能力,后者则带来中场硬度和后插上威胁。这种人员配置的灵活性使得巴萨在面对不同对手时都能找到制胜之道。
2、皇马双线失衡之痛
卫冕冠军皇马在联赛中的崩盘始于赛季初的引援失误。放走莫拉塔、J罗等实力替补,却未能补强锋线深度,直接导致球队在密集赛程中陷入锋无力困境。本泽马全年联赛仅进5球,创下职业生涯最低谷,BBC组合彻底解体。
欧冠三连冠的辉煌反而成为联赛失利的催化剂。齐达内将主要精力投入欧冠淘汰赛,联赛频繁轮换导致状态难以延续。尤其在12月至次年2月的关键阶段,皇马在10轮联赛中4次被中下游球队逼平,彻底失去争冠希望。
C罗的禁赛事件成为转折点中的标志性节点。赛季初因推搡裁判被禁赛5场,直接导致球队在前6轮落后巴萨7分。尽管葡萄牙人后半程发力打进25球,但前期挖坑过深已难以填补。这种核心球员的突发状况暴露了球队的阵容结构缺陷。
3、马竞铁血防守延续
西蒙尼的球队再次展现钢铁防线,38轮联赛仅丢22球,连续三个赛季成为西甲防守最佳球队。戈丁与萨维奇的组合堪称铜墙铁壁,两人合计完成327次解围和89次拦截。这种防守稳定性帮助马竞在强强对话中保持竞争力,包括客场1-1逼平巴萨的关键战役。
格列兹曼的核心作用愈发凸显。法国前锋不仅贡献19球9助攻,更在攻防转换中承担枢纽职能。他在对阵塞维利亚时的梅开二度,以及对阵皇马时的制胜助攻,多次证明自己大场面先生的特质。
年轻球员的成长弥补了阵容老化问题。萨乌尔和科克的中场组合愈发成熟,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在左后卫位置异军突起。这些新生代力量确保球队在主力框架逐渐更替时仍能保持战斗力,为后西蒙尼时代埋下伏笔。
j9官网入口4、瓦伦西亚异军突起
马塞利诺的入主彻底激活蝙蝠军团。这位战术大师将孔多比亚改造成中场屏障,扎扎和罗德里戈组成的高效锋线打进30球,球队从保级队蜕变为欧冠资格竞争者。主场4-1横扫塞维利亚的比赛,展现出快速反击的极致美感。
青训体系开花结果成为崛起根基。索莱尔、加亚等本土才俊占据主力位置,球队平均年龄降至25.3岁。这种年轻化策略不仅提升比赛活力,更在财政公平政策下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战役的韧性表现奠定欧冠席位。从客场3-2逆转皇家社会,到收官战2-1力克拉科锁定前四,瓦伦西亚在冲刺阶段展现强大心理素质。这种气质的蜕变标志着球队真正重返西甲顶级行列。
总结:
2017至2018赛季的西甲联赛见证了战术革新的胜利与豪门王朝的更迭。巴塞罗那通过务实调整重夺霸权,皇马为欧冠荣耀付出联赛代价,马竞延续防守哲学稳居次席,瓦伦西亚的复兴则为联赛注入新鲜血液。这些转折点不仅重塑当赛季格局,更深层次反映了现代足球中阵容深度、战术适应性与俱乐部运营的重要关联。
从长远视角审视,该赛季成为西甲实力版图变化的预演。传统两强格局逐渐松动,中游球队的战术创新与青训投入开始收获成效。这种竞争态势的多元化发展,为后续赛季的激烈角逐埋下伏笔,也推动着整个联赛向着更健康均衡的方向演进。